台灣高山茶具有減肥、美容等作用

2016-12-26 17:32:49

       高山茶是對産自海拔較高的山區的茶的通稱。有高山,能産茶的地方,都可以有高山茶。海拔高度,目前沒有定論。一般認爲生長于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園所産制的茶葉爲高山茶。台灣以海拔2600公尺爲上限。高山茶富有高山氣味,通常認爲是高品質茶葉的象征。茶諺:“高山出好茶。”


高山茶的定義:  


爲何高山出好茶


  上帝賦予台灣種植高山茶的自然環境,可謂“得天獨厚”。在全島約36,000平方公里的面積内,超越100公尺等高線區域的面積約占68.7%,500公尺等高線以上的山區面積約占45.2%,真的是處處是“高山”。而台灣的高山茶園,又多是從舊有的林班地、竹林地開墾而來,地力豐沛,含有大量有機質,适合茶樹發育。如果又是日照充足,降雨量平均的區域,更是種茶植茶的最佳地點。


       是指由1980年後陸續開辟出來的茶區,即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茶園所生産的半球型包種茶(市面上俗稱烏龍茶)。現今主要産地爲台灣省南投信義鄉、仁愛鄉、和嘉義番路鄉、竹崎鄉内海拔1000~1300米的新興茶區;而梨山、翠峰、廬山、玉山、阿里山、杉山溪亦有生産。由于高山氣候冷涼,早晚皆可被雲霧籠罩,且平均日照短,可降低茶樹芽葉中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并提高茶葉中所含的茶, 胺酸及可溶氮等以人體有益的萬分;且高山茶外觀爲球狀卷曲、呈青褐色,泡出的茶湯爲金黃色,加上清新的香氣及韻味十足,滋味甘醇與耐沖泡的特性,使高山茶相當受到大家喜愛。


台灣高山烏龍茶的兩個優勢:  


       高山出産的茶葉天生便擁有下列兩項優勢。


  (一)、是因爲高山氣候冷涼,早晚雲霧籠罩,平均日照短,導緻茶樹芽葉中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降低,進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對甘味有貢獻的成分。


    (二)、是由于日夜溫差大及長年午後雲霧遮蔽的緣故,使得茶樹的生長趨于緩慢,讓茶葉具有芽葉柔軟,葉肉厚實,果膠質含量高等等的優點。


  龍眼村原名“龍眼林”,因爲舊時山龍眼甚多,密集成林,故以龍眼林稱之。


  雖說産于高山的茶菁占有上述優勢,但是高山制茶仍有其困難之處,首先是居高不下的種茶與制茶之人力成本;再者是高山茶菁必須現地現做,而午後經常性的起霧環境,時常影響後制茶葉的成功率。所以頂級的好茶,隻能看老天的臉色。


  整體而言,無論是“阿里山珠露茶”,還是“梨山茶”,其實皆可歸類爲高山茶的一種,象征高山出好茶,确确實實是有口皆碑的事實。而高山茶之所以迷人,正是其沖泡後,久久不散的茶香氣韻及耐人尋味的回甘口感,喝上一杯,自有一種天人合一的感覺,滿布心中,這也正是平地茶難以抗衡高山茶的主因。


       位于南投縣仁愛鄉紅葉國小 下方的茶園。一般而言,高山茶雖廣受各界所喜愛,但對生産者而言,制成頂級好茶的條件,其實是相當的嚴苛,因爲必須當地現作。


    烏龍茶也叫青茶,是一種半發酵茶。它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法,品質介于二者之間,既有紅茶的濃郁,又有綠茶的清香。


台灣高山茶烏龍茶減肥、美容等作用:


       烏龍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有瘦身,降低血壓、抗氧化、防衰老及防癌等作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減肥茶。但因茶多酚在體内的代謝很快,因此須連續性飲用,才可使身體經常保持抗氧化物質的濃度,若隻是間歇性飲茶,效果必定減少許多。


  《肥胖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經常喝烏龍茶的人,身體質量指數和脂肪含有率都比少喝的人低。而且,女人減肥的效果比男人顯著.這是因爲烏龍茶同紅茶及綠茶相比,除了能夠刺激胰髒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類和脂肪類食物被吸收以外,還能夠加速身體的産熱量增加,促進脂肪燃燒,尤其是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


  烏龍茶對血清中性脂肪及膽固醇有降低作用;延緩衰老的臨床實驗又提示,烏龍茶能提高SOD酶活性。由此可推知,烏龍茶對皮膚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比如皮膚濕潤、有彈性、張力,血行良好等等.


    

台灣高山茶的産區


  台灣高山分布極廣,生産高山茶的地點,亦是衆多,不過仍以嘉義縣與南投縣境内海拔1000~1400公尺的新興茶區爲主。


(1)嘉義縣


  一提起嘉義縣,我們自然會有許多等号的名詞出現在腦海中,例如蜿蜒于崇山峻嶺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車,或是已經功成身退的神木,或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奮起湖便當等等, 再再顯示嘉義縣自然資源的豐沛。而它也是當前台灣生産高山茶的重要産區,種植的區域,以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及阿里山鄉等四個山區鄉鎮爲主。


  梅山鄉除了是南台灣重要的柑橘、柳丁和麻竹筍産地外,爬滿阿里山麓的烏龍及金萱高山茶,種植面積更占嘉義縣的一半。而梅山鄉全鄉共分十八村,百分之九十屬于山區,茶園主要分布于梅山鄉山區之太平、龍眼(龍眼林尾)、店仔、樟樹湖、碧湖、太興、瑞里、瑞峰、太和及太興等村落,目前茶園面積總數約10000公頃,海拔介于900~1400公尺之間。縣道162甲線則是參觀該鄉茶園的重要路線,從太平至瑞裏,隻要是村落區皆可見到滿山遍谷的茶園。


  值得一提的是梅山鄉龍眼村(海拔約1200公尺)更是台灣高山茶的濫觞。而此地種植的茶樹,以青心烏龍爲主。雖然名氣已不如當年響亮,但茶園的規模,仍是十分壯觀。至于竹崎鄉、番路鄉及阿里山鄉,産茶的村莊大多位于台18線公路(阿山公路)旁,如濑頭、隙頂、巃頭、光華、石桌、十字路、達邦、里佳及豐山等山地部落。而這些村落所産制的茶品,對外通稱“阿里山茶”,不過也有名爲“阿里山珠露茶”或“阿里山玉露茶”的茶品出現。尤以“阿里山珠露茶”最享有盛名,可謂是竹崎鄉民的“綠金”,而此茶正是産于石桌。竹崎鄉石桌茶區,茶園種植面積約爲400公頃,分布于海拔約1200~1400公尺左右的高度,且集中于培仔桶林道沿線,種植品種以青心烏龍爲主,由于制成的茶葉,香氣濃郁,滋味甘醇,廣受飲茶人士喜愛。


(2)南投縣


  南投縣位居台灣心髒地帶,是台灣唯一不濱海的縣市。四面環山,境内多丘陵地,且氣候日夜多有變化,适合茶葉的生長。而主要生産高山茶的鄉鎮,以竹山鎮、仁愛鄉、水里鄉、信義鄉等四個鄉鎮爲主。


  位于南投縣竹山鄉大鞍林道旁的茶園,圖中白色竿子 是自動灑水器。經由幾十年來的開拓,竹山鎮的茶園從溪畔到高山都有,也讓它成爲全台單一行政區種植海拔落差最大的茶區。


  位于竹山大鞍的茶園。因台灣生産高山茶的地區,大多是沿着當地現有的産業道路,随路開辟,所以如果要前往參觀,最好是駕駛底盤較高,且有四輪傳動的車輛比較适合。至于住宿,因當地茶農也多兼營民宿,所以不成問題。


  位于平靜茶區的金萱茶園。仁愛鄉爲南投縣第四大産茶區,首位爲名間鄉,其次爲竹山鄉和鹿谷鄉。民國91年整個南投縣,全縣茶葉年産量爲11100公噸,收獲面積爲8075公頃。而仁愛鄉于該年,茶葉年産量爲771公噸,收獲面積爲847公頃,占南投縣約百分之6.9。


  竹山鎮是南投縣最早開發的地方,自古是入番地,通後山的樞紐點,因有“前山第一城”的雅号。竹山鎮從1980年代開始,首先從照鏡山地區大量種植茶樹,目前該鎮茶園分布的據點有照鏡山、後埔、社寮、瑞竹、大鞍、軟鞍、流滕坪、山坪頂、杉林溪、延平、延山、羊頭彎和龍鳳峽等處。至于該鄉生産高山茶的地區,以杉林溪與大鞍山區爲主,尤以“杉林溪茶”的名氣最大。


  仁愛鄉位于台灣之中央地帶,地屬南投縣之東北方,境内共分爲15村66個部落。該鄉茶葉經濟栽培緣于60年代末期,由天仁企業率先引進,并以霧社、高峰等地區開始推廣,迄今栽培面積已達 800餘公頃,年産 680餘公噸,躍身爲南投縣第四大産茶區。從霧社至清境農場,到處可見茶行、制茶廠及民宿,而青翠碧綠有如等高線般的茶樹,甚至就出現在省道台14線及台14甲線旁。此地的茶園,由于位居中央山脈的深處,終年氣溫低,溫差大,而讓高山的茶菁保持極佳的品質。


  清境農場茶園爲民國76年所該開辟的高山示範茶園。面積6公頃,種植青心烏龍及金萱茶,由于經常雲霧缭繞,久久不散,因而得名“宿霧茶”。


  位于中和村的石桌茶區。竹崎鄉的茶園分布于中和村、光華村、仁壽村及金獅村等四村。


  青心烏龍種的茶樹,是台灣栽培曆史最久,分布最廣的品種。目前市場行情,以單一品種而論,僅稍遜正叢鐵觀音。


  此外因地廣人稀的緣故,導緻此地茶葉産區極爲分散,所以對外雖然大多以“高山茶”稱之,但是仍有爲數衆多的地名茶出現,例如天霧茶(霧社)、天盧茶(廬山)、宿霧茶(清境農場茶園)、碧綠溪茶、霧敦茶(紅香)、東眼山茶(北東眼山)等茶品。至于仁愛鄉産茶村落,則有良久、武界、大同山、北東眼山、奧萬大、紅香、平靜、霧社、春陽、廬山、翠峰、翠巒和清境等地,且以青心烏龍及金萱(台茶27号)的茶種爲主。


  水里鄉舊名“水里坑”,全鄉海拔均在250公尺以上。而位于該鄉的明潭水庫,仍然是台灣最大的抽蓄式水力發電廠,可知當地水利資源的充足。而水鄉亦于1980年代開始興起種植高山茶,目前産茶村落集中于郡坑、新山與上安等三村。而此地所生産的茶葉,以“玉山茶”和“勝峰茶”的茶品最爲著名。


  種植于和平鄉天池附近,海拔高度約 2500公尺左右的青心烏龍茶園。造訪時,山下的秋茶多已採收完畢,此地卻依然綠意盎然,尚未摘採,可知種于此環境的茶葉,生長速度較慢。


  信義鄉是全台面積第二大鄉鎮,它有個美麗的别名-“青梅之鄉”。每年早春時分,當滿山遍地的梅花盛開,總是吸引許多外來客到此駐足欣賞花雪缤紛的美景。而信義鄉與水鄉相同,是從1980年代左右,才開始辟墾茶園,所以也屬于新興的高山茶區。而當地種植茶園的地區,包含三十甲、羅娜、同富、神木、沙裏仙和塔塔加等地,并以“玉山高山茶”稱之,對外販售。另外也有命名爲“沙仙茶”與“塔塔加茶”的茶品。


(3)其它縣市


  此外,台中縣和平鄉的福壽山農場與梨山及位于花蓮縣境内的大禹嶺等地,都是全台海拔最高的茶區,當然茶價也是不同凡響的高貴。


  位于南投縣竹山鄉大鞍林道旁的高山茶園。 此地的茶區,雖分布較爲分散,但每個單一茶園的種植面積都極爲遼闊。


  近年來,雖然台灣生産高山茶的地區,有略爲減少的趨勢,但亦如高山蔬果一般,依舊廣受社會大衆所喜好。其實台灣生産高山茶的地區,多數擁有開發成觀光茶區的優勢,例如梅山鄉龍眼林尾、竹崎鄉瑞、石桌及巃頭、仁愛鄉平靜與紅香等,都有令人驚豔的茶園美景,值得各位驅車前往。不過話說如此,隻是仍需大家的重視與青睐,就如同水土保持的問題一樣,都需要我們更爲細心的維護與留意。所以,各位有機會一定要去台灣高山茶區走走,絕對是值回票價的選擇。


  圖内的村落即是位于阿里山公路旁的巃頭。目前台灣生産的高山茶品種,以烏龍茶及金萱茶爲大宗。爲有别于平地茶,或方便行銷,本地的茶商通常會在茶種二字前,冠上“高山”,以示區隔,如“高山烏龍茶”或“高山金萱茶”等,但是如果僅稱“高山茶”,則幾乎都是專指用青心烏龍茶種所制的茶。


  目前台灣生産的高山茶品種,以烏龍茶及金萱茶爲大宗。爲有别于平地茶,或方便行銷,本地的茶商通常會在茶種二字前,冠上“高山”,以示區隔,如“高山烏龍茶”或“高山金萱茶”等,但是如果僅稱“高山茶”,則幾乎都是專指用青心烏龍茶種所制的茶。

  烏龍茶是台灣最早制造的茶,可說是台灣茶的始祖,也是台灣在世界上名聲最爲響亮的茶。在中國依茶的發酵程度及茶湯的顔色而分成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及黑茶六大類,俗稱的烏龍茶就是青茶。


  歐美國家依發酵度來分,不發酵的叫綠茶,全發酵的叫紅茶,而介于中間半發酵的,都視爲烏龍茶。但不論東西各國,對烏龍茶的說法,應該是指依某種做法制成的半發酵的茶,并不指特定的茶葉品種。但是在台灣,本地人所稱的“烏龍茶”,除了它是半發酵的茶之外,還必須用烏龍的品種所做出來的茶,才叫做烏龍茶。較有名氣的茶,則會加上地方名字,如大衆所熟悉的“凍頂烏龍茶”及“玉山烏龍茶”。在台灣所種植的茶類中,大部分都是烏龍的品種,高級茗茶更是如此。因而久而久之,“烏龍茶”這個專有名詞,便由“烏龍品種的茶”所取代。


  巃頭茶區的茶農採收秋茶情況。巃頭地屬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海拔高度約1200公尺。另外,根據台灣茶葉主管單位對台灣茶的介紹,是依照茶制作方法分爲包種茶及烏龍茶二大類,而烏龍茶指的就是重發酵的白毫烏龍。但是現在“烏龍茶”這個名字在台灣代表的意思很多,不像中國區分的那麽嚴謹。随着兩岸的分裂及台灣在制茶技術的進步,逐漸地與中國大不相同,甚至還有很多新的品種産生。再加上近年來台灣有很多新興的産茶區,爲了推廣自己當地的茶,有很多地方也會用自己的方法來命名。所以同樣是烏龍茶,其命名的方法就更多樣化了。


  因此若以台灣人的觀念來說,說起烏龍茶,一定是指用烏龍的品種所做的茶。發酵度在15%~25%,形狀是半球型或球型,茶湯爲金黃色或淺褐色,香味略帶桂花香或淡蜜香,口感醇厚,回甘度佳的茶品。


  由于台灣高山茶的産區極多,各地的品質控管不一,制作程序也不盡相同,往往造成購買者不知如何下手的困擾。百家珍茗總經理黃靈聰先生,以數十年品茗經驗,及最嚴謹負責的态度,用心挑選各地優質的高山茶,并以半發酵處理的台灣烏龍茶爲内容,而讓本公司所推出的“台灣高山茶”,不僅是物超所值,亦是高貴不貴的茗茶,更能夠讓各位輕輕松松喝好茶,抛開買茶的一切煩惱,喝上一口,保證是喉韻十足,回味無窮的上等高山好茶。


高山茶主要品種


一、凍頂烏龍茶


  最早發展的茶種,由于在台灣适應性良好,分布的海拔也較廣,适合高海拔及多霧的山坡地種植。其特色會因地區及氣候而發展出它特有的獨特性。氣味氛香、味道甘醇、茶湯色澤金黃。


二、金萱茶


  金萱茶是台灣第二大種茶葉被廣泛種植,分布在中低海拔,特色在于氣味中帶有奶香,茶葉尾部白毫明顯,味道甘美,很受年輕飲茶者喜愛,爲茶葉中香氣較特殊的茶種之一。


三、翠玉茶


  主要種植于松柏茶區,以機械採收爲主,産量多,一年四寄皆有産。茶葉特色也在于香氣部分,呈花香。


四、四季春茶


    主要種植也在松柏茶區,一年中産量最大,可採收5次,以機械採收爲主,茶葉有着淡花香,口感甘醇,較接近烏龍茶。


五、阿山高山茶


    台灣高山茶的指標,海拔1100~1600公尺之高海拔茶區,終年雲霧籠罩,平日日照短,土壤相當适合茶葉生長,氣候與水質極佳,完全由手工採摘,茶色翠綠清透,呈現出淡雅的天然奶香,口感清香、順口回甘,滋味絕贊的高山氣,别有一股混厚之高山韻味,幽雅香氣興清純甘潤的滋味,喉韻無窮。


六、梨山高冷茶


  台中縣梨山茶園區普遍位于海拔一七○○公尺至二五○○公尺之高海拔茶區,梨山茶區由合歡山脈、翠峰,進入接力行産業道路,翠巒、南北線、華崗、福壽山、梨山到天府、武陵爲全台灣海拔最高的産茶區海拔從1700公尺到2500公尺終年茶山雲霧環繞,茶葉就生長在雲霧雨露中,成長緩慢一年平均採收三次,且常受白雪洗禮,茶湯鮮美,山區土壤相當适合茶葉生長,氣候與水質極佳故所産之茶,其氣味充滿花香,入口甘醇,香馥韻美,茶湯香氣持久不退、清甜滑口;隻要天、地、人三合,不難喝到口齒留香,入喉即化、氣貫天靈的極品


七、蜜香茶(東方美人)


  外觀與一般半球型的烏龍茶差不多,帶白毫芯尾東方美人茶制法之重蜜味與甜水特色與凍頂烏龍茶制法之重滋味與喉韻撷取二者之優點,所制而成,茶葉在經過被“茶葉小綠蟬”咬食之後,因植物本身的治愈能力會緻使葉片的“茶多元酚類”的活性增強 和“茶單甯”的含量增加 也是此茶風味特殊的原因。


八、古早味烏龍


  遵循古早式傳統烏龍茶的做法發酵充足明顯“綠葉鑲紅邊”,保留更原始的烏龍茶風味香氣非常的獨特,且還帶有熟果香喝過一次保證讓您懷念的古早味烏龍茶。


九、炭培凍頂老茶


  制茶過程改採以燒炭烘培,以炭木熏蒸去除茶葉中水份,至茶中帶有木炭培火香味,茶屬中度培火,茶香味濃及耐泡是其特點。